自考信息

分类

南京师范大学自考官网(南京师范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)

五月下旬的某几天,是自考生毕业、报名的时间。有结束也有开始,有期待也有欣慰。反观我这几年的自考路程,不算长但也不算短,走了弯路也有一二捷径。

先来说说我的自考历程:

我学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“汉语言文学”专业。2017年五月下旬报名,但2017年的10月考试没有参加。真正参加考试的是2018年的四月,算上今年的结束的四月考试。我经历了四年自考之路,专科已毕业,本科目前还剩一门英语,将在10月考,顺利的话,年底将会毕业。

通过这几年的历程,有三点经验(或说建议)送给即将准备的自考的朋友。当然,我报考的是“汉语言文学”,倾向于文科。

尽量靠自己,能不报班就不报

自考没有那么难,如果你自己每天下决心去做这件事,投入时间,完全能够顺利毕业的。即使你报班学习,也要花时间听课(一般都是2小时的线上直播课),然后投入精力做题、记知识点、背主观题。这些都需要花费你的时间与精力。

自考文科的题,答案几乎都在教材里。你把听课的时间,用来看书学习不一样吗?那为什么要报班呢?而且,机构负责的也只是课程内容,至于每次的报名、网上缴费、额外的资料还需自行解决。这些机构只会起到一个“提醒”作用。

有些培训机构,为了吸引人。常说出“考不过,全额退款”的广告语,但结果是,你前提须做到他们“规则章法”:完成听课、做课后练习等等。当你做了这些,还会“考不过”吗?

我有一个朋友,她报考的是“人力资源”,报了一家线上机构,也说过:“考不过,全额退款”。朋友是很努力的那种人:认真听课,刷题,资料用荧光笔划重点,满满当当的、还做了笔记。

第一次报考了三门,结果只过了一门,她有点心灰意冷,不相信机构,要求退款自己考。这时机构有了很多说法,如果接受退款,四千元的学费,只退八百多点。朋友欲哭无泪,没办法继续跟着机构听课、做题了。

还有一点很重要,如果你想听课、学得比较困难的课程(每个专业一般有一两门难)。那也可以找到免费资源,这里就要推荐我的自考最佳帮手——B站。

我的《古代汉语》这门课程,全书是繁体又是古语,自学有点难。后来在B站找到一套12节课的课程,讲得非常好,接地气。这门课我也一次就考过了。对于文科来说,资源较好找。但理科不太容易。

尽量选择喜欢的专业,不要都选择“人云亦云”热门、好考的专业

自考是自己主动的一次选择,没有父母再为你出谋划策,这是自身成长与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历程,这个历程也要投入两三年的业余时间和精力。

那么这两三年的业余时间,学什么很重要。选择专业,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。我建议尽量选择自己喜欢、热爱、且感兴趣的专业。

我当时在“教育”、“心理学”和“文学”三个专业中考虑了小半天。或许是做了母亲,感觉与“教育”是有联系的,且以后也想往这方面发展;“心理学”给我感觉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,但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,我对那些专有名词术语不太喜欢。

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热爱的“汉语言文学”,平时,我喜欢读文学方面的书籍。特别没做母亲的时候,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大都是中外名著。通过这几年的自考,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没有错,特别爱读这些书,学已是一个享受、认知的过程。书中的观点,常会与我产生共鸣。

除了一两门不太喜欢,学得也吃力。比如《现代汉语》和《语言学概论》。

若选择热门,好考的专业。一般培训机构也会推荐这些专业。前两年我在教育局门口,报名本科的时候,前后的几个人都在机构的推荐下报考“人力资源”,理由:好考且每年考的场次较多(自考一般是4月和10月两场考试。但有的热门专业有四场考试,加上7月和1月)每场顺利的话,一年半左右就可以毕业了。

我朋友也是报考“人力资源”,也有这样的打算,想一年就毕业,省时省力。结果用了三年时间才专科毕业,期间也补考了好几门。而那时我的本科已考了一大半。

学了一年多下来,我还能听到她这样抱怨:

每天都看这些专业术语,头都大了,头昏,昏了就想睡觉!

有时读了几遍,背了几遍,还是忘了。

书看不下去了,想找人聊聊天。

哎,这次在考不过,我真不想考了!

……

倘若不喜欢一件事,不得不做,那都是被动,过程也是枯燥无味,烦闷无趣。热门、好考没有错,但前提若不喜欢,怎么能“好考”?看似省时省力,完成后是多么地费时费力!

规划每次考场课程,做到考什么心里有数

自考也是需要计划的一件事。不管时间安排还是每次考什么。

先不说时间管理方面了,单说考什么,怎样安排每个场次?

选好了专业,就要看每年有几场考试。对于“汉语言文学”专业来说,一年只有两场考试,第一年报考,可以选择几门难度中等的课程。这样不会打击自信心,时间分配也均匀。最后阶段是难考与好考的配合,时间多分配给难看的课程。比如,专科中,我把《古代汉语》和公共课放在一起。

第二年需要计划报考课程。这场该考哪几门,下场又该考哪几门。特别是还剩几门的时候。

有些课程是重场次的,你要事先考这些重场次的课程,不然很容易会延长毕业时间,等下次考试就是半年后了。举个例子,比如《现代文文学史》和《当代文学史》都是4月的星期六上午考,那么第一个4月考试就挑其中一门考了,不选其它的。

我的专本连考就是这样规划的。专科没得考我就安排本科的,反正尽量把每个场次排满四门课程,不浪费每个场次时间。

还有一个重要的,也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。就是报考好了,尽量去考,即使没准备好,也要到考场感受考场氛围和看看题型,不能退缩。这期间我只补考过一门。但有两门没有去考,间接地影响了毕业时间,特别第一次的10月考试直接放弃(当时遇到点事),现在想想有点后悔。

所以,能去考尽量去考,能早毕业的尽量毕业,这件事没有完成,始终占用我们的时间与精力。每一次的放弃,都要等到半年后才开始。试问我们的业余时间有多少个半年?除了养家糊口、吃喝拉撒的时间,我们还有多少个半年让我们为之奋斗,或做自己想做的事?

总结:尽量自己考,多做历来真题,能不报班就不报班;

专业建议选择喜欢、热爱的。千万别图“热门、好考”的专业;

规划考程,做到“每场考什么”心里有数。

以上就是我这几年的自考经验,望对于将考文科朋友有所帮助。

返回列表